我已經適應了台北生活。

我以為我已經適應了台北的生活。

 

 

昨天晚上下了班到東區頂好商圈附近,吃了一家很高級的日式涮涮鍋,順便跟老朋友敘敘舊。

 

 

從 一開始在駛往台北的自強號上,右手邊坐著一位穿著那種很傳統繡花棉襖的老婆婆,頭髮白灰交雜,整趟路程都坐得直挺挺地動也不動,併著雙腳,一雙手緊握著身 上背的包包,安靜地一直望著窗外,直到快到站的時候,火車尚未駛進車站,她便緊張地站起來準備下車,似乎怕自己會錯過了站一樣。但她讓我感覺不像是一些沒 水準又要硬跟人家擠的老太太,反而給我一種感覺,像是難得從遠方要進城的人一樣,有些許不安和緊張,就像我自己一個人到了陌生地方,總是戰戰兢兢又顯得異 常安靜一樣。

 

 

沿路上偶爾放空的時候,就在心裡頭默默猜想著,這個老婆婆這趟旅程的背後,會不會也像一些以前小時後讀到的故事一樣,或許她是從鄉下上來要去探望在大城市裡打拼的兒子呢?

 

 

會特別對這位老太太留下印象,是因為通常5:21的自強號第節一車廂,幾乎都是累攤的通勤上班族,相形之下,老太太顯得特別不一樣。

 

 

到了北車捷運站,充斥整個視線範圍的,依然是那個熟悉地畫面--熙來攘往地上班族和學生,各式各樣五花十色的人都有,一樣的是他們都面無表情。

 

 

到 了東區餐廳用晚餐,那似乎是一家藝人頗愛去的餐廳,沒有事先預約的人,還無法進去用餐,即使裡面還有座位。看著陸陸續續進來用餐的人,時下年輕的七年級生 也好,中年熟男或是輕熟女也好,每個都打扮得很『都會』,看著隔壁的貴婦媽媽帶著自己剛從國外回來的女兒前來用餐,我卻浮起了一個想法:「我爸媽一輩子大 概也沒機會像這樣來吃吧」除了他們自己應該也不習慣這樣的飲食與花錢方式以外。

 

 

吃飽喝足以後,走在東區街上逛了一下,看到了一條紅圍巾,想買來為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應景一下,一條490,殺到420極限,考慮了一下,感覺可能有便宜吧,不過最終沒有下手。

 

 

前 往復興Sogo的路上,沿路除了一堆辣妹與型男外,還多了一堆令人目眩神迷、花花綠綠的燈光,使雙眼應接不暇。後來在一堆賣衣服的攤販和來來去去的行人之 間,一個矮小、推著滿籃水梨的歐巴桑走過來,不小心與她四目相接,她便停下來說小姐幫忙買一些,我只能搖頭揮手,微微笑著跟她說:『不用了,謝謝!』並繼 續往前走,模糊中,在我的背後,依稀聽到她說都賣不掉會爛掉,什麼很難種..宜蘭..之類的。

 

 

走在忠孝東路上,這短短的幾秒,像劇烈的冷熱溫差般,讓我幾乎窒息。

 

 

今 晚好多好多的畫面讓我突然覺得很虛幻,不知為何,又讓我想起那條我想買來做聖誕裝飾的紅圍巾,420元新台幣,在這繁忙的台北街頭,究竟真正的價值是多 少?是像掉到水溝摸摸鼻子就算了,不痛不癢的10元,還是像18歲第一次領到家教薪水,雖然只夠買得起一條圍巾,卻感覺好多好多的一筆錢一樣珍貴?

 

 

我 喜歡台北的交通便利、豐富資源、娛樂藝術樣樣不缺,生活想要可以多多采多姿就可以多多采多姿。但曾幾何時,我也從一餐40元還有點心疼的高中生,變成逛街 買件衣服500.600都覺得很便宜的都市人,更不用說想到辛苦作工賺錢養家,過著樸實無華生活,23年來始終如一的爸媽了。

 

 

某些時候這樣的台北,卻把在某些角落裡的一些人事物,更映襯得格格不入。

 

 

我想可能是我經前症候群開始了吧,最近荷爾蒙失調,也許容易想太多??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iding St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